![]() 2020年 11 月,森達美信昌機器工程(廣東)有限公司入庫廣東省第一批試點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為進一步推動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強化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帶動引領示范作用,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 號),《關于廣東省第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入庫培育的通知》(粵發改社會函〔2020〕1937號)的工作要求,結合我司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建設思路 鞏固現有校企合作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利用和協同資源,積極探索產教 融合模式,與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等中高職業技工院校在課程開發、師資建設、職業等級認定、實習實訓、招生就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發揮企業在職業教育深化改革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員工崗位技術技能質量和水平,促進產業發展和職業教育改革有機融合。 二、建設目標 未來三年,公司積極建立并完善產教融合框架和機制,形成一定的成果輸出,在工程機械行業技術人才培養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努力成為能創造較大社會價值的產教融合型企業。 1. 依托產教融合平臺,在與院校的合作項目上進行創新,爭創在行業更具影響力的合作項目。 2. 與職業技術院校、技術應用類??圃盒T谌瞬排囵B、課程開發、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為人才培養提供企業教師執行課程總數不少于1100學時。 3. 打造工程機械培訓中心品牌,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的工程機械培訓中心教室、車間、戶外場地進行升級改造,并繼續投入教學設備,設施工具以成功申請卡特彼勒培訓車間污染控制五星評級和維修人員職業發展項目認證(TCDPA)。 4. 對訂單班類型的現代學徒和新型學徒項目進行提質、擴容,建立國際化人才培養標準,為行業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總數不少于 100 人。 5. 依托中國建設機械行業協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進行工程機械維修人員等級認證、工程機械各機種操作鑒定工作,為學院學員1+X提供多個專業證書認證渠道。每年定期舉辦證書鑒定工作。 6、進行數字化學習平臺搭建,適應疫情常態化及數字化時代的人才培養需求。 三、任務舉措 未來三年,公司將圍繞以上校企合作項目建設、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現代學徒制建設、行業人才評價鑒定及數字化學習平臺建設 6 個目標開展產教融合工作。 1、 深度開展校企合作項目 1.1 作為設備贊助商和技術支持為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重型車輛維修項目提供設備及配套的工具設備和技術人員,保障賽事圓滿舉辦。 1.2 建立“商訊一體”式高職專業國際化發展模式,并申報校企成果獎。 1.3 與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共建雙師型培訓基地。 1.4 與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共建課程標準及參與課題研究。 1.5 申請加入順德職業發展促進協會,依托此平臺與區域內的職業院校進行多方位的校企合作。 2、 課程建設 深化工程機械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為工程機械基礎班、信昌訂單班培養提供總數不低于1100學時的企業講師授課。 3、 實訓基地建設 3.1 升級改造工程機械培訓中心,對車間地坪進行漆面處理,對展示區域進行美化升級。 3.2 建造戶外實訓場地,含觀摩教室、工具房,地面硬化等優化培訓環境,打造與實際工作環境零差距的實訓環境,并成立專門團隊負責運營管理,為學員提供符合工作規范的實操教學。 4、 定期開展信昌班,工程機械基礎班培養行業技術人才,依托信昌班教學開展現在學徒制培訓模式探索打通為海外培養行業人才的通道。 5、 行業人才評價鑒定 定期開展工程機械操作人才評價及鑒定工作,積極開展維修工認證、機手認證項目總數不少于200人次。 6、 數字化學習平臺 6.1 引入實操培訓遠程無線實時投像技術,提升學員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降低實訓成本。 6.2 順應疫情常態化和數字化發展,引入在線學習平臺,推廣線上+線下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6.3 搭建數字化直播間,為講師直播授課和錄課提供專業環境。 6.4 對企業講師進行數字化授課的培訓以培養講師錄制網課的能力 6.5 搭建機手靈活就業平臺,為所培養機手提供靈活就業機會及再培訓及考證資源。 四、保障機制 通過組織保障、資源保障、制度保障,確保產教融合工作任務深入落地。 1、組織保障:成立以人力資源總監為組長的產教融合工作領導小組,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由工程機械培訓中心負責產教融合統籌及推進工作,制定實施方案, 落實任務和責任人,并將相關工作并納入工作年度目標考核。 2、資源保障:加大資源投入,保障培訓場地、實訓基地資源投入,保障在教學產品、教學資源等研發投入,保障講師隊伍建設投入。 3、制度保障: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將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 技術研發團隊建設、設備管理、獎勵機制等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 |